這是一群普通的外業(yè)人,因為地理國情普查而深入青藏高原,在平均海拔4800多米的高山區(qū)頑強奮戰(zhàn)了兩個月,忍受著嚴重缺氧帶來的頭痛、胸悶、惡心、氣短,熬過了一個個輾轉(zhuǎn)難眠的長夜 ,用堅毅與奉獻彰顯測繪精神,也用青春、智慧與汗水給自己的生命畫板著色
。
2013年 ,黑龍江第三測繪工程院承擔(dān)了西藏測區(qū)28萬平方公里地理國情普查任務(wù)。測區(qū)分布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的班戈
、雙湖
、尼瑪、申扎
、安多5縣
,任務(wù)區(qū)三分之二位于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自然災(zāi)害頻發(fā)
,條件異常艱苦
。從6月中下旬開始,10多名隊員和兩輛越野車陸續(xù)抵達西藏拉薩
。7月8日
,隊伍離開拉薩,向最近的海拔4600多米的班戈縣城進發(fā)
。從拉薩進入測區(qū)
,大家稱為“上山”。這一上山就是整整兩個月
,其間的困難程度遠遠超出想象
。
氣候無常。七八月的高原常遇到雨雪交加、冰雹飛瀉的情況,隊員們真正體會到了“一日四季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路況極差。通鄉(xiāng)村的路大部分是沙石路和土路,坑坑洼洼,車根本開不起來,還經(jīng)常陷車。許多路段如同搓衣板,隊員們在車上一坐幾個小時,腰都快顛折了。
物價很高。山上物資匱乏,主副食單調(diào),有時幾天都吃不上青菜,且價格貴得嚇人。在尼瑪,一個包子2元,一個雞蛋3元,炒菜最便宜的也要30元,而且不是天天都有,每周只有一趟車從拉薩運菜
,飯店常常無菜可做
,隊員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吃面條。每天中午在外面只能帶些面包
、花卷
、包子、咸菜
、大蔥等對付一口
。
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造成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隊員們身體日漸消瘦。尤其在海拔5000多米的雙湖縣,就連藏族司機都出現(xiàn)了強烈的高原反應(yīng)而不得不休息調(diào)整。每天睡幾個小時,有時僅能睡兩三個小時,頭疼得厲害。一段時間下來,隊員們平均瘦掉了近20斤。這種情況下完成任務(wù),憑的是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憑的是執(zhí)著的追求和對信念的堅守。
副中隊長鄒廣宇在日記中寫到:“高原反應(yīng)實在是太難受了,上廁所是最痛苦的事,身上沒有一點力氣,蹲一會兒就缺氧了。”他出測時體重180多斤,從西藏回到家里只有130多斤,岳母見了面忍不住哭了。
在高原,大家最怕感冒發(fā)燒,因為感冒容易引起肺水腫,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為防止感冒,大家兩個月都沒有洗澡。每個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盡快下山
,美美地飽餐一頓東北飯,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
,再痛痛快快地睡上一大覺
。直到9月中旬,隊員們完成測區(qū)全部外業(yè)任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