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聲媽媽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左)為孫昭茀(中)頒獎 談到測繪,人們想到最多的往往是:大漠戈壁、風餐露宿、嚴寒酷暑、跋山涉水等一系列詞匯。談到“熱愛祖國、忠誠事業(y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人們想到最多的往往是:準確測定珠穆朗瑪高程,用青春和生命譜寫動人的英雄之歌;踏遍祖國的千山萬水,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就祖國的壯美藍圖 是的,這些都對 孫昭茀,男,1936年6月出生, 1956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地質學校,中共黨員,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航測遙感院高級工程師。歷任作業(yè)員、審校員、檢查員、培訓班教師、生產組長、大隊計劃調度員、主任工程師等職,1996年3月退休。他因在測繪生產中的出色表現,先后數十次榮獲局級、大隊級先進個人、工會積極分子、先進科技工作者、質量標兵等榮譽。 忠誠事業(yè),扎實過硬的本領是關鍵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舉。一大批深知測繪重要性的軍事干部、熱血沸騰的學界精英和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從全國各地聚集到測繪事業(yè)的旗幟下。孫昭茀就是在這個時候懷著滿腔熱忱從南京地質學校來到了地質部測繪局航測隊(國測遙感一院的前身)。 測繪內業(yè)的最終成果是各種類型的地圖,由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地圖主要用于軍事 孫昭茀所繪的地圖在當時無疑總是優(yōu)質產品,他所繪的地圖線劃光滑 航測成圖經歷了手工、模擬、數字化等作業(yè)手段的進化過程,孫昭茀所處的時代,是純手工作業(yè)的時代,當時的地圖都是測繪內業(yè)的作業(yè)員們一筆一劃手繪出來的。在地圖的編輯工序里,有一種作業(yè)叫薄膜清繪。這個工序對作業(yè)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對工具的要求更是嚴格,直線筆、曲線筆、小筆尖等工具筆尖的粗細,決定著所繪地圖中線劃的粗細,決定著圖中的線條是否符合設計書的要求,筆尖的光滑與否,決定所繪地圖中的線劃是否美觀 孫昭茀在長期的工作中 隨著測繪事業(yè)的發(fā)展,小筆尖繪圖如今早已成為歷史 孫昭茀還是一個善于總結的人 陜西測繪局在文革中,經歷了解散和恢復重建的過程 為了讓青工們盡快勝任測繪工作,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孫昭茀把自己多年的所學所悟 在此期間 平易近人 孫昭茀家原來住在陜西測繪局老8號樓中單元的一樓。在這個家里 在那個文化生活相當貧乏 孫昭茀愛讀書 孩子們眼中的孫叔叔,就是這樣親切熱情 一邊聽故事 1970年的全家福 至純孝心,一肩挑起整個家 1983年夏 他將測繪人一絲不茍的業(yè)務特色和嚴謹 每一天 岳母剛病倒時 岳母剛病倒沒幾天,孫昭茀發(fā)現她的骶尾部被壓紅了,經問他從醫(yī)生那里得知,這是最早期的褥瘡,知道了這些的孫昭茀行動起來了。他根據需要,親手將厚薄不同的海綿裁成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然后,自己踩著縫紉機,用白色的透氣性和吸水性極好、且越洗越軟的手工棉布為每一塊海綿做上大小非常合適的護套。同時,他親自設計改造了一張既有導尿槽等排便結構,又方便對病人大小便進行清理的特制病床。 從此,孫昭茀每天上班離家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給岳母翻身,下班進門的第一件事也是給岳母翻身,每天工間操時間一到,他就趕忙奔回家,為的還是給癱瘓在床的岳母翻身。為了節(jié)約時間,在家和辦公樓之間,他總是騎著自行車來去匆匆。這一堅持就是十年。 十年,每頓飯兩小時,十年就是21900多小時,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十年就是43800多次。 1989年和1993年,兩位母親分別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們走時全身皮膚干干凈凈,沒有一處褥瘡。這是孫昭茀創(chuàng)造的奇跡,是他日復一日 孫昭茀十余年如一日先后照顧多位親人 2005年8月28日金婚紀念日 無怨無悔,伉儷情深顯真愛 孫昭茀的妻子王克平是西安市大學南路小學的一名教師,1977年,妻子因突發(fā)腦溢血留下了右側肢體偏癱的后遺癥。1988年秋的一次意外,又造成妻子原本健康的左上肢骨折。接連的意外使她的身體每況愈下。 看著憑借頑強毅力、偏癱后又重返講臺辛勤工作了十年的妻子,孫昭茀心痛了,為了讓妻子能夠出去走走,呼吸一下郊外新鮮空氣,每到周末,他就會騎上經過自己改裝后的三輪車,載著妻子出去郊游。1996年3月,退休后的孫昭茀,再也不局限于星期天外出了,他可以隨時騎著三輪車,載著妻子向長安縣(現長安區(qū))的方向進發(fā),他邊騎車邊和妻子說著話,路邊上一切所見都是他們的話題 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 孫昭茀又拿起注射器開始給妻子喂飯。隨著病情的惡化 深知褥瘡預防重要性的孫昭茀,又對自己家的雙人床進行了改造,床上2/3的位置是給妻子的 隨著身體狀況的日益衰弱 在照顧老伴的這七年中 在1999年5月的一首詩中,孫昭茀深情地寫道: 老伴 無私奉獻,測繪精神永不忘 “熱愛祖國 在事業(yè)上
你是一半
可真也分不清誰是誰的哪一半
時光流逝,我們相互扶持
度過辛苦
有你在
有你在
老伴,假若到了老邁病殘的那一天
我情愿侍候在你身邊
每天只要能夠看到你
哪怕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老伴
但愿上蒼垂憐
能讓咱倆攜手度完今生
——再續(xù)來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