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測繪工程院的基地內(nèi),坐落著一幢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老房子,外觀上看銹跡斑斑,滿是歲月的印記。但這里卻是我們從事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大本營,和她落寞的外表相比
,里面是一片熱火朝天
。
房屋修建之初是用作測繪外業(yè)職工宿舍和食堂,隨著單位的發(fā)展
,職工住宿條件不斷改善,大家漸漸搬出了這幢樓
。后來
,單位把這里改造成了簡易的招待所
,解決一些往來人員的住宿問題
。2008年底
,基地進行改造,原來的辦公樓被拆除
,這幢老房就成為了測繪作業(yè)室。
2013年,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拉開帷幕,我們積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準備大干一番
。在辦公用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單位把這幢老房重新布局
,作為開展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的“主戰(zhàn)場”,老房再次揚帆起航
。
說來這幢老房應該算得上是全國開展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條件較差的辦公場所了。樓房共有三層
,每層有10間房,房內(nèi)光線暗淡
,通風不好,是典型的冬冷夏熱
,由于年久失修
,很多地方墻皮開裂
,地面凹凸不平
。樓內(nèi)大一點的房間約有20多平方米
,小一點的房間不足10平方米
,由于空間狹小和電腦散熱
,房間里的溫度總是比室外氣溫高一兩度
,加上人多房少,每個人的工作空間都很小
。但是方寸之地
,錯落有致,樓內(nèi)作業(yè)室
、檢查室分布合理,房內(nèi)計算機
、打印機擺放有序
。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
,大家熱情高漲
,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地理國情普查工作
。
為了圓滿完成普查任務,我們加班加點
,采取“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并肩作戰(zhàn)。每當夜幕降臨
,周圍漸漸沉靜,老房卻還是燈火通明
,鍵盤聲、鼠標聲響徹夜空
。大家說這樣形容老房:遠看是落寞的
,近看是陳舊的
,走進去是朝氣蓬勃的